6月1日,上海外国语大学2024年度国际教育法治论坛暨“全球化背景下教育法治发展”学术研讨会在上外虹口校区成功举行。来自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室、上海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政法学院、江南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共80余人出席了论坛活动。法学院院长张海斌主持论坛开幕式。
查明建副校长在开幕式上致辞,对论坛的举办表示祝贺,对与会专家的到来表示欢迎。他指出,在全球化背景下加强教育立法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关乎教育制度的完善与发展,也是提升国家治理水平和实现社会公正的重要途径。他希望研讨会的成功举办,能进一步推进上外教育立法相关学科的教学研究,促进上外法学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特色发展。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政策法规处处长郁能文在致辞中对论坛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希望上外充分利用和发挥自身的学科特色与优势,把“上海教育立法咨询与服务研究基地”建设好,为我国的教育法治建设作出独特贡献。
在主旨发言阶段,上海社会科学院党委副书记姚建龙教授聚焦《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深入分析了强制亲职教育的立法现状,介绍了我国地方立法与基层司法在强制亲职教育方面的有益探索。华东政法大学副校长洪冬英教授梳理了研究生教育立法涉及的导师与研究生关系、学术评价及权利救济等关键问题,认为相关立法应明确导师权责范围,构建统一的学术评价体系。
上海政法学院副校长郑少华教授围绕着学位授予权探讨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与省级学位委员会的权责界限,深入剖析了学位授予单位、专家组和自主审核单位各自拥有的权限范围。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关保英教授深入阐释了行政基本法典与教育法典之间的内在联系,认为行政基本法典的制定应具有优先性,而教育法典的编纂则需与其自身特性相契合。
本届论坛设有五个单元,分别聚焦于“全球比较视野下教育法的发展”“多学科视野下的教育立法与实践路径”“公民受教育权保障制度的比较与启示”“域外教育管理制度的实践与创新”“教育惩戒与安全立法的国际经验”等议题。
在第一单元的研讨中,复旦大学教育立法研究基地执行主任史大晓考察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类中心的运行机制;同济大学教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张端鸿分析了国际间高校学位管理规定的异同;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教育立法研究基地常务副主任任海涛从国际比较视野的角度阐释了我国教育法发展的四维图景;上外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窦心浩梳理了新世纪日本教育立法的主要动向。
在第二单元的研讨中,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教授姚荣从学术史的视角解析了高等教育法律研究的全球图景;上外法学院副教授谢晓河阐述了我国教育行政纠纷的特点及法律救济;华东政法大学副研究员关博豪比较分析了《学位法》框架下的同行评审制度;江南大学刘宁老师比较了中外《学位法》学术复核制度;上外法学院徐倩老师探讨了全球胜任力理念及其培养途径。
在后续的三个单元中,上外法学院多语种法律硕士生依次梳理了巴西、新西兰、瑞士、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日本、印度尼西亚、马耳他、利比亚、日本、阿根廷、美国、阿尔及利亚、澳大利亚等十五个国家在公民受教育权保障、教育管理、教育惩戒与安全等方面的法治实践。论坛闭幕式上举行了颁奖仪式。法学院党委书记李亚萍为论坛获奖同学颁发了荣誉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