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上外法律硕士2017年度国别与区域法律论坛暨“比较法的视界”学术研讨会在虹口校区图书馆606会议室举行。校党委书记姜锋出席并致辞。科研处处长王有勇、法学院院长张海斌、党总支书记孙宇伟、副院长王海镇及专业教师代表和上外多语种法律硕士生共八十多人出席了活动。
姜锋书记在论坛开幕式上致辞,他首先对论坛的举行表示祝贺,指出,国别与区域法律论坛的举行,对于彰显上外“多语种+”学科建设的优势和特色,培养具有上外特色的涉外法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特色就是实力”,姜书记希望上外法学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要放宽研究视界,以问题为导向,紧密围绕国别与区域法律研究的特色,不断提升跨文化沟通能力和涉外法律研究的视域和素养。同时,“学法律要有人文关怀”,法学研究不仅要关心法律制度本身,还要追索法律制度背后承载的文化和价值问题,不断拓展法学研究的人文维度,服务中外法律人文交流,“做有温度的学问”。姜书记最后指出,“法律也是一种修养”,法律人的道德素养和人格修养决定了法治的境界和品格,他希望在座同学能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德法兼修,在生活的细节与细微之处彰显法律意识与权利意识,努力将自己塑造成具有上外特色的“多语种+”卓越国际化人才。
科研处处长王有勇在主旨报告中分别从增强国家战略意识、国际交流意识和学科交叉意识的角度,阐释了国别区域研究的基本素养。他希望在座同学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质量为导向的研究路径,不断提升自身法学专业素养和科学研究能力。法学院院长张海斌在发言中解析了涉外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新内涵新维度,勉励大家要充分依托上外优势,努力提升跨文化法律理解能力、讲述中国法治故事的能力和参与国际重大法律事务的能力。
本次论坛共分为四场专题报告会,由法学院院长助理王伟臣老师主持。
在第一场关于“比较公法”的专题讨论中,周晓程同学分析了阿拉伯地区恢复石刑的象征意义,张译元同学以苏格兰议会与威尔士议会的对比为切入点探讨了英国地方立法体制的特点,郝运同学梳理了脱欧进程对英国法的影响以及相关文献,张哲同学以日本《道路运输法》和《旅馆业法》为例介绍了共享经济对于日本法律规制的挑战。第二场报告会围绕着“比较私法”展开研讨。徐可同学以俄罗斯历史上三次民法典编纂为视角展现了俄罗斯私法的复兴历程,张怡同学介绍了法国民事互助契约制度,陈儒杰同学的论文聚焦于南非合同法中的“效力障碍”问题,魏红同学对英国保险合同中保证制度改革进行了评价。
第三场报告会的主题是“比较司法”。赵学慧同学以加泰罗尼亚独立公投为例分析了西班牙宪法法院的地位和职能,张玉珂同学回顾了日本少年司法制度的诞生与发展的历程,张恺同学探讨了新西兰行政法中的正当期待保护原则,唐彦同学结合印度1952年《电影法》介绍了该国电影审查制度。在最后一场关于“比较法律职业与法律教育”的专题讨论中,程东健、董积霞、王艺玮、杨威、卢永荣同学分别介绍了英国、法国、日本、印度、新加坡的法律教育与法律职业的现状与特点,并在总结各国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可供我国借鉴的改革理念与发展思路。法学院刘海虹老师、华瑀欣老师、沈志韬老师以及复旦大学孔凡洲博士从问题意识、写作规范、文献引证等方面分别对同学们的报告进行了精彩的点评。
本届国别区域法律论坛共收到多语种法律硕士生学术论文55篇,内容涵盖美国、英国、德国、法国、俄罗斯、西班牙、意大利、奥地利、日本、韩国、印度、沙特阿拉伯、南非等二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法律制度。经过分专题报告交流和专家评审,论坛共评选出论文一等奖6篇、二等奖7篇、三等奖8篇。(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