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5日,上外法学院“法律与跨文化沟通”多语种法律硕士培养研讨会暨外语导师新聘仪式在虹口校区会议中心英伦厅举行。校党委副书记王静出席并讲话。上外多语种法律硕士外语导师代表、法学院全英文法律课程教师团队及多语种法律硕士生代表共四十余人出席了活动。会议由法学院党总支书记孙宇伟主持。
法学院院长张海斌首先对上外多语种法律硕士培养的目标定位、培养特色、目前所取得的进展及下一阶段将要实施的教改思路做了汇报,并着重介绍了多语种法硕培养“三导师”制的内涵、特征及实施成效。院长助理王伟臣对多语种法律硕士培养方案做了说明。
研讨会上,与会外语导师结合各自教学研究心得,就如何提升多语种法律硕士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外语技能、促进法律和外语的深度融合等展开了深入探讨。阿拉伯语导师、科研处处长王有勇教授首先从提升多语种法律硕士跨文化沟通能力、专业能力和外语能力,增强国家意识、问题意识、学科交叉意识等角度畅谈了自己的看法。西班牙语导师、西方语系主任于漫教授结合当前国内西班牙语法律人才的巨大市场需求,对多语种法律硕士培养方案的完善提出了细致建议,希望能深入吸收各语种国家法律资源共同参与法律硕士培养。德语导师梁锡江教授从历史、文化和哲学等角度对于如何提升多语种法律硕士人文素养,促进法律与外语的深度融合谈了自己的理解。
在自由发言阶段,朝鲜语导师高陆洋、俄语导师高少萍、越南语导师冯超、意大利语导师王建全、印尼语导师黄跃民、英语导师梅丽等导师代表先后发言,分享了自己的指导体会,并对多语种法律硕士培养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校党委副书记王静最后讲话。她首先对“法律与跨文化沟通”主题研讨会及多语种法律硕士外语导师新聘仪式的顺利举行表示热烈祝贺,并对法学院近年来围绕多语种法律硕士培养进行的系列创新改革及所取得的显著成效和“具有开创性、可持续性的成功经验”予以充分肯定。她希望法学院能进一步围绕上外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的优势和特色,及时总结培养经验,认真完善培养方案,力争做精、做优、做特,努力为上海乃至全国涉外法律人才培养做出上外独特的贡献。
在研讨会开始前,法学院还举行了多语种法律硕士外语导师新聘仪式。(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