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青春激扬,在上外与法律结缘
中学时候,陈大立熟习外语,再三考虑下,第一志愿那一栏,落下了“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名字。当时的陈大立并不满足于仅仅学习语言,对他来说,上外的“复合型”专业有足够强的吸引力,自此他就和法律结下了情缘。
那时候,陈大立就读于上外的虹口老校区。因为生活区藏在居民社区里,他就要每天通过一条小路、走过一座小桥,从生活区走到校区。上海人家的生活气息让远离家乡的陈大立在成长和独立的过程中体悟着生活中的温度。也是在那里,他慢慢地学到了要以公平、公正、公开的“法眼”去看世界。
“我当时学的最好的是国际私法,也就是冲突法。还记得大学期间我写了个关于反倾销的小论文,老师特别欣赏,还给了我非常多的指导。”
在当时,法学院外语学习的氛围优势与强大的师资背景,无疑为陈大立的外语学习打下了坚实基础,使他在之后的工作中,可以更灵活地处理大部分事务。就职教育部之后,陈大立深刻地认识到了外语能力对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性。
虽然他最终没有从事法律相关行业,但是上外法学院四年的学习培养了他习惯于法律思考的意识与自觉,上外教师们的敬业精神感染着他,他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做人做事的原则和学习思考的方法,这为他在“按规矩、按规则”办事的前提下有效开展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支撑与保证。
孜孜矻矻,助力推动中国国际教育事业
初到教育部国际司美大处工作时,陈大立感触颇深,他认为,中美两个大国的关系在这个世纪将经历很多发展变化,加深相互的了解和理解显得尤为重要。因此,需要让更多美国青年菁英来到中国,了解中国,使他们通过在中国的经历对中国有客观理性的认识。为此,他推动创立了中国版的艾森豪威尔项目——“知行中国”。
项目推行期间,其实遇到了不少难处。“如果我拿着政府的钱把选好的美国人请来,美国肯定要特别提防小心”,由于身上背着“国”字头的牌子行事,陈大立担心会遭到外国人的提防,引起不必要的政治猜忌和误会。
为此,陈大立不辞辛苦地寻找企业赞助。十年来,凭借努力募集而来的企业赞助,陈大立将原本嘴上说说的想法变成了如今中美关系大环境下的一座桥梁,使得中美交流更加通畅。
2017年访美后,陈大立又有了新的想法——组织中美青年创客中心。他表示,美国圣母大学是个典型的例子,他们有孵化器,也新建了一个创客中心。孵化器更重视商业化,而创客中心更重视教育。“这对我有很大的启发,我们国家这几年正赶上大力倡导创新教育,怎么做好创新教育,很多专家都有很独特的见解。我从自身工作经历来看,建设创客中心是个很值得尝试的路径。”
如今,在陈大立和各位同事的努力之下,中国高校已经建立了29个这样的中心。借着这样一个平台,学生可以更多地与社区、企业和国家交流,今后这样的机会还会越来越多。
为了将教育外交事业和国家重点战略相结合,陈大立还参与执行了有关环保教育的项目。“这需要好几代人的努力,环保教育从娃娃抓起特别重要。”在这一背景下,中美千校携手的倡议被提了出来。六七年来,参与千校携手的中美学校已经超过了1300所。其中,中方学校有800多所,美方有500多所,成为了中美间最大的学校交流项目。
谆谆教诲,是感悟亦是启发
陈大立这一代人经历的是中国快速崛起的二三十年。他们见证了科技的快速发展,也深刻感受到时代与国际局势的瞬息万变。在信息快速传播的时代下,青年一代将面对的未来也将是一个更“快”的世界。他希望以自身经验去勘探未来世界的可能,并给予年轻人一些建议和忠告:
“我觉得大家一定要找好自己的坐标,不能随波逐流,对自己希望做什么、能做什么有个清醒明确的想法,也可以说是不忘初心吧。当然工作和生活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不是有了理想和信心就万事大吉了。因此也希望大家始终不断地培养自己的适应能力、学习能力和应变能力,顺境逆境都能做好自己。”
他希望有更多的中国青年站上更宽广的世界舞台,对中国的未来作深入思考和研究,用对祖国的忠诚和对事业的执着,去讲述好中国故事,诠释中国人民的民族精神和世界情怀,向世界发出中国青年的声音。